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时间:2013-11-25 12:05 作者:@徽_莫负 手机订阅 神评论

新闻导语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关于太华山神话和道教传统的二三笔记(一)  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一、太华山即西岳华山

  古剑二中夏夷则出身的太华山,在三次元的世界里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西岳华山。据俄罗斯の猫大大在贴吧里的太华NPC考据贴里提到了太华弟子妙松吟诵了王维《华岳》一诗,逸韵吟诵了李白的《古风》,可见官方应该也是这么设定的。[《古风》是组诗中的第十九首,诗中还提到了一种华山名称来源的版本,就是“西上莲花山”那句,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九引《华山记》曰:“山顶有池,生千叶莲花,服之羽化,因曰华山。”(也有一个版本说这个千叶莲花是长在镇岳宫玉井里的)]

  关于太华山名字的由来,最早见于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“又西六十里,曰太华之山,削成而四方,其高五千仞。其广十里,鸟兽莫居。”关于“削成而四方”,清代学者屈大均在《登华记》中解释说:“东削则仙掌出,西削则水帘垂,南削而全真崖见,北削其半,搦岭一脉贯之,以达云台,如斗之杓焉”,文中所提到的“仙掌”等都是华山的景观。

  《水经注》中记载“远望之若花状”,“西方为华山,少阴用事,万物生华,故曰华”又因为为华山以西有少华山,亦称太华山。(于是po主脑补了少室山太室山这种组合方式=-=)

  二、古剑二游戏相关华山神话

  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妙松:相传轩辕黄帝曾在这太华山中会过群仙

  在山神崇拜盛行的上古至中古时期,华山地位超然。上古阶段,传说黄帝和尧舜都曾祭祀华山,夏商周三代对华山”一岁三祷“。秦汉时期,华山镇守西方,掌管秋成的文化功能得以加强,对华山主神少昊,辅神蓐收的名号渐成共识,国家祭祀也形成制度。

  (是不是有同学脑补了《深渊古纪》里的金神?唔,其实上古神祇里蓐收一般以秋神形象出现,少昊与蓐收的关系,版本不一,大抵是父子与君臣两种。关于蓐收是金神的记载见郭璞注山海经,郭璞曰:“金神也;人面、虎爪、白毛;执钺。”)

  《华山经》记载华山“白帝少昊司之,百神之所冢也。盘古死,委厥足巨灵掌以通河曲。轩辕氏莅止,乃会神祇。”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  关于这段记载里的“巨灵掌以通河曲”,就是游戏里妙松所吟王维《华岳》诗中所写的“昔闻乾坤闭,造化生巨灵。右足踏方止,左手推削成。天地忽开拆,大河注东溟。遂为两峙岳,雄雄镇秦京“这一段所说的故事了,也是关于华山著名景点”仙人掌“由来的传说。

  相传远古时首阳山(今山西中条山)与太华山原为一体,某年三月三洪水突发,白帝少昊将灾情禀明上帝,帝传旨巨灵仙赈灾,巨灵仙左手抵华山,右足蹬住首阳山,地裂山开,大水东去,巨灵仙左手掌印留在了华山东峰的绝壁上。这个可归类为世界神话母题之一洪水神话的故事也即上文提到的”东削仙掌出“。李白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写到:”巨灵咆哮擘两山,洪波喷流射东海“。

  以上是与游戏相关的两个华山神话,华山神话本身数量庞大难以计数,著名的有”萧史弄玉“、”劈山救母“、陈抟高卧”等等,华山文化也一直是文化学者们研究的专题,专著很多,这里就不丢人啦。下一期是要说有关华山与道教熟么的了~

  文中游戏图和NPC对话出自夏夷则吧俄罗斯の猫大大的精华帖《太华NPC流派&八卦全整理》,致敬~

  短文参考资料:

  《论华山神话传说主题的兼容性》李险峰 《渭南师范学院学报》 2011年11期

  《道教名山西岳华山》 闵智亭 王亦巍 《中国道教》1987年02期

  《华山崇拜略论》张晓明 《渭南师范学院学报》2013年03期

关于太华山神话和道教传统的二三笔记(二)

  虽然道教以道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并尊老子为始祖,但道教是宗教组织,正如林语堂先生说,“老子本身和长生不老药毫无关系……他的学识是政治的放任主义与论理的自然主义的哲学”),完全属于宗教史,所以仅仅做一些资料搜集整理的工作而已,有些东西可能还需大家自己去核实。

  一、华山为道教组织发祥地之一(存疑)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妙松:我太华观世代供奉羲皇,修道术,乃是人间诸道派之鼻祖也。

  关于妙松的前半句轩辕黄帝在太华会群仙已经在上期说过了,供奉羲皇这个二次元的故事三次元里其实要杂乱好多,三次元中的华山供奉的神灵诸如华山山神,九天玄女,三皇(伏羲、神农、黄帝),三官(天、地、水),王母等等都有,按不同的教派划分(这个后面具体说)。现在来说一下“太华乃人间诸道派鼻祖”这个事情。

  关于道教组织的兴起,任继愈先生《中国道教史》引《典略》:“熹平中,妖贼大起,三辅有骆曜。光和中,东方有张角,汉中有张修。骆曜教民缅匿法,角为太平道,修为五斗米道。“

  这些早期的道教结社与均是与当时封建统治相对抗的,其中声势最大的太平道,最终被东汉王朝武力消灭(黄巾起义这个不需要徽说啥了吧,正史请见《三国志》卷四六吴书一、《后汉书》卷七一、《资治通鉴》卷五八),而五斗米道因招安被改造为为官方服务的天师道流传至今。骆曜所传缅匿法,据《华阴县志》,”盖为葛洪《墨子五行记》中隐身之术“。

  按照《华阴县志》和华山西岳庙碑文所记(《汉樊毅修西岳庙记》)汉光和年间弘农太守樊毅在治所”诛**、抚瘠民“”威隆秋霜,恩逾冬日“,”复华下十里内民租口业“。可见《典略》与《华阴县志》所载部分吻合,熹平年间华山一带发生过与道教组织有关的群众反抗活动。

  关于华山道教修炼的明确记载,据《华岳志》汉代裴元仁原为冀州刺史,后”委官弃家登太华山入洞元石室中,积二十三年,奄见五老人来诣“,“服芝读经,飞步隐行游行天下……”由于上文已说隐形之术即道教组织兴起时骆曜所创之术,所以部分学者据此判断,东汉时期华山已经有道教经文和法术流传,且一直没有太多记载的骆曜所传道派很可能就隐匿在华山中。

  (徽觉得虽然用这个解释华山是发祥地有点孤证不立的味道,但是证明华山很早就有道术传统是应该没有问题的。)

  二、唐代华山修道略记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太华建筑

  华山是道教著名的”洞天福地“,据《云笈七签·洞天福地记》,”华山西元洞,又名三元极真洞天,为十大洞天中之第四洞天》,又《华岳志》记载“天地高大,日月星辰,风云草木与外无异。宫阙楼台尽是七宝所成,旁生紫林芳花,玉髓金精,乃洞天之境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茅山道祖师茅盈曾祖茅濛于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,在华山白日升天。时有童谣曰:“神仙得者茅初成,驾龙上升入太清,时下玄州戏赤诚,继世而往在我盈,帝若学之腊嘉平。”由此,秦始皇改腊为嘉平。

  汉武帝时因为敬慕明星玉女“白日升天”之事,始“立集灵宫于华山下”。(明星玉女的故事之前太华山NPC中逸广所吟李白那首《古风》里也提到了:《太平广记》卷五九引《集仙录》,”明星玉女者,居华山,服玉浆,白日升天“)六朝之后的各种与华山相关的修仙故事就实在数不过来,由于游戏差不多是以唐朝为背景,我们就把三次元的唐朝单独拿出来说好了。

  众所周知,唐代道教最为兴盛(但是华山道观最兴盛的时候是在明朝),唐高祖,唐太宗等帝王曾经亲临华山拜岳,唐玄宗封华山为”金天王“,并敕建了高五丈余、宽丈余的华山石碑。

  大家都知道二次元里夷则是三皇子啦,但在华山修道等级最高的三次元中的李唐家眷是唐睿宗李旦之女,玄宗之妹金仙公主。据金仙公主的墓志铭来看,她与玄宗关系很好,玄宗为她在华山修建了仙姑观和白云宫。传说金仙公主在华山镇岳宫正殿前的玉井洗漱不慎丢失玉簪,却在山下道院泉水中找到,山中人方知泉井相通,于是该泉被赐名”玉泉“,这也是现今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玉泉院名的来历。

  唐代华山修道者中最有名的当属吕岩。吕岩,号洞宾,永乐镇人。唐代诗人吕渭第四子吕让之第三子。二举不第,唐咸通(公元861~873年)中始中进士,任德化县令。后遇钟离权(就是同为八仙里的汉钟离,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载他字云房,京兆人,遇东华帝君授以机要得道)于华山,得金液大丹之术,后世尊为全真道五祖之第三祖。

  三、华山道派信奉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太华山分为御剑流和妙法流

  俄罗斯の猫大大在《太华NPC流派&八卦全整理》帖子里写到太华山分为御剑流和妙法流。目测妙法流悬壶济世,更贴近三次元所谓金液大丹之术?(脑洞中不要理我)

  嗯,言归正传,三次元里的华山,具体的流派演变完全不是我这种等级可以搞定的,所以就把现存的列一下算了QAQ。基本上现存主要华山道派有:太清道,上清派,天师道,天隐派,全真派五个道派。供奉的除了传统道派的正神西岳大帝(疑似少昊?),老君、玉帝、真武、斗姆之外。太清道敬玄女、王母和三皇;上清派敬三清、焦仙和金仙;天师道敬三官;天隐派敬陈抟;全真派祖师吕洞宾,当然还有全真七子。

  除此之外华山还供奉三圣母(就是沉香他娘),送子娘娘,关帝,龙王和药王,闻张二天师(西游记里的那两位),慈航道人(就是观音)。

  徽的脑洞系列之太华山(终)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太华雪景

  参考资料:

  任继愈《中国道教史》上海人民出版社

  傅勤家《中国道教史》上海书店

  《道教名山西岳华山》闵智亭 王亦巍 《中国道教》1987年02期

  《华山为我国道教组织三大发祥地之一》 郑振邦 《渭南师专学报 》1999年06期

  《自古华山一条路 处处圣迹在其中——华山道教散记》周崇林 《中国宗教》2004年08期

  《华山与道教》王宜峨 《道协会刊》1982年01期

作者:@徽_莫负

关于太华山神话和道教传统的二三笔记(二)

  虽然道教以道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并尊老子为始祖,但道教是宗教组织,正如林语堂先生说,“老子本身和长生不老药毫无关系……他的学识是政治的放任主义与论理的自然主义的哲学”),完全属于宗教史,所以仅仅做一些资料搜集整理的工作而已,有些东西可能还需大家自己去核实。

  一、华山为道教组织发祥地之一(存疑)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妙松:我太华观世代供奉羲皇,修道术,乃是人间诸道派之鼻祖也。

  关于妙松的前半句轩辕黄帝在太华会群仙已经在上期说过了,供奉羲皇这个二次元的故事三次元里其实要杂乱好多,三次元中的华山供奉的神灵诸如华山山神,九天玄女,三皇(伏羲、神农、黄帝),三官(天、地、水),王母等等都有,按不同的教派划分(这个后面具体说)。现在来说一下“太华乃人间诸道派鼻祖”这个事情。

  关于道教组织的兴起,任继愈先生《中国道教史》引《典略》:“熹平中,妖贼大起,三辅有骆曜。光和中,东方有张角,汉中有张修。骆曜教民缅匿法,角为太平道,修为五斗米道。“

  这些早期的道教结社与均是与当时封建统治相对抗的,其中声势最大的太平道,最终被东汉王朝武力消灭(黄巾起义这个不需要徽说啥了吧,正史请见《三国志》卷四六吴书一、《后汉书》卷七一、《资治通鉴》卷五八),而五斗米道因招安被改造为为官方服务的天师道流传至今。骆曜所传缅匿法,据《华阴县志》,”盖为葛洪《墨子五行记》中隐身之术“。

  按照《华阴县志》和华山西岳庙碑文所记(《汉樊毅修西岳庙记》)汉光和年间弘农太守樊毅在治所”诛强暴、抚瘠民“”威隆秋霜,恩逾冬日“,”复华下十里内民租口业“。可见《典略》与《华阴县志》所载部分吻合,熹平年间华山一带发生过与道教组织有关的群众反抗活动。

  关于华山道教修炼的明确记载,据《华岳志》汉代裴元仁原为冀州刺史,后”委官弃家登太华山入洞元石室中,积二十三年,奄见五老人来诣“,“服芝读经,飞步隐行游行天下……”由于上文已说隐形之术即道教组织兴起时骆曜所创之术,所以部分学者据此判断,东汉时期华山已经有道教经文和法术流传,且一直没有太多记载的骆曜所传道派很可能就隐匿在华山中。

  (徽觉得虽然用这个解释华山是发祥地有点孤证不立的味道,但是证明华山很早就有道术传统是应该没有问题的。)

  二、唐代华山修道略记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太华建筑

  华山是道教著名的”洞天福地“,据《云笈七签·洞天福地记》,”华山西元洞,又名三元极真洞天,为十大洞天中之第四洞天》,又《华岳志》记载“天地高大,日月星辰,风云草木与外无异。宫阙楼台尽是七宝所成,旁生紫林芳花,玉髓金精,乃洞天之境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茅山道祖师茅盈曾祖茅濛于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,在华山白日升天。时有童谣曰:“神仙得者茅初成,驾龙上升入太清,时下玄州戏赤诚,继世而往在我盈,帝若学之腊嘉平。”由此,秦始皇改腊为嘉平。

  汉武帝时因为敬慕明星玉女“白日升天”之事,始“立集灵宫于华山下”。(明星玉女的故事之前太华山NPC中逸广所吟李白那首《古风》里也提到了:《太平广记》卷五九引《集仙录》,”明星玉女者,居华山,服玉浆,白日升天“)六朝之后的各种与华山相关的修仙故事就实在数不过来,由于游戏差不多是以唐朝为背景,我们就把三次元的唐朝单独拿出来说好了。

  众所周知,唐代道教最为兴盛(但是华山道观最兴盛的时候是在明朝),唐高祖,唐太宗等帝王曾经亲临华山拜岳,唐玄宗封华山为”金天王“,并敕建了高五丈余、宽丈余的华山石碑。

  大家都知道二次元里夷则是三皇子啦,但在华山修道等级最高的三次元中的李唐家眷是唐睿宗李旦之女,玄宗之妹金仙公主。据金仙公主的墓志铭来看,她与玄宗关系很好,玄宗为她在华山修建了仙姑观和白云宫。传说金仙公主在华山镇岳宫正殿前的玉井洗漱不慎丢失玉簪,却在山下道院泉水中找到,山中人方知泉井相通,于是该泉被赐名”玉泉“,这也是现今华山道教协会所在地玉泉院名的来历。

  唐代华山修道者中最有名的当属吕岩。吕岩,号洞宾,永乐镇人。唐代诗人吕渭第四子吕让之第三子。二举不第,唐咸通(公元861~873年)中始中进士,任德化县令。后遇钟离权(就是同为八仙里的汉钟离,《历世真仙体道通鉴》载他字云房,京兆人,遇东华帝君授以机要得道)于华山,得金液大丹之术,后世尊为全真道五祖之第三祖。

  三、华山道派信奉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太华山分为御剑流和妙法流

  俄罗斯の猫大大在《太华NPC流派&八卦全整理》帖子里写到太华山分为御剑流和妙法流。目测妙法流悬壶济世,更贴近三次元所谓金液大丹之术?(脑洞中不要理我)

  嗯,言归正传,三次元里的华山,具体的流派演变完全不是我这种等级可以搞定的,所以就把现存的列一下算了QAQ。基本上现存主要华山道派有:太清道,上清派,天师道,天隐派,全真派五个道派。供奉的除了传统道派的正神西岳大帝(疑似少昊?),老君、玉帝、真武、斗姆之外。太清道敬玄女、王母和三皇;上清派敬三清、焦仙和金仙;天师道敬三官;天隐派敬陈抟;全真派祖师吕洞宾,当然还有全真七子。

  除此之外华山还供奉三圣母(就是沉香他娘),送子娘娘,关帝,龙王和药王,闻张二天师(西游记里的那两位),慈航道人(就是观音)。

  徽的脑洞系列之太华山(终)

古剑玩家关于太华山神话与道教传统的笔记

太华雪景

  参考资料:

  任继愈《中国道教史》上海人民出版社

  傅勤家《中国道教史》上海书店

  《道教名山西岳华山》闵智亭 王亦巍 《中国道教》1987年02期

  《华山为我国道教组织三大发祥地之一》 郑振邦 《渭南师专学报 》1999年06期

  《自古华山一条路 处处圣迹在其中——华山道教散记》周崇林 《中国宗教》2004年08期

  《华山与道教》王宜峨 《道协会刊》1982年01期

作者:@徽_莫负

相关阅读:古剑奇谭2,太华山,古剑奇谭2考据

加入QQ群:324486746